在高寒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许多植物望而却步,但有一种植物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适应性,绽放于霜雪之中,默默守护着生态环境。它就是--青刺果。
一、什么是青刺果?
青刺果,又名扁核木、青刺尖、打油果,拉丁名Prinsepia utilis Royle,是蔷薇科扁核木属的灌木,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等地,常生长于海拔1000~2560米的山坡、沙地、路旁,它能耐严寒,在高寒山区可以照常生长。青刺果的植株高度5米左右,枝条细长,具枝刺;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核果长圆形或倒卵长圆形,熟后紫褐色或黑紫色。
二、青刺果的民族文化和妙用
在云南丽江、大理、怒江和迪庆等地的彝族、纳西、白、藏、普米、傈僳等少数民族将青刺果作为民间养生保健的天然植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青刺果油是一种纯天然营养植物油,三种脂肪酸比例1:1:0.8,极近似人体脂肪酸1:1:1结构,完全符合国际粮农组织对膳食营养的严格要求。
青刺果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纯天然圣品。对他们而言,冬季涂抹青刺果油可治疗皮肤干燥、皲裂、瘙痒,促进冻疮愈合,用其按摩头发能抑制头发脱落,保护乌黑发质,轻中度烧伤以青刺果油涂抹患处,能迅速消肿止痛,促进痊愈且不留疤痕。
此外,用青刺果尖、叶、根水煮后清洗,能治疗蚊虫叮咬及发炎溃疡的皮肤;将青刺果花、嫩尖、叶和须根煎服,能明显改善牙龈痛及咽喉发炎症状;并且青刺果嫩尖可凉拌食用,能开胃消食,抑制口腔及肠道炎症;青刺果根炖食猪蹄,可以养血补虚、清热去火。
三、青刺果标本信息
本次推送的标本采集自西藏高寒山区,海拔2349-3206米。这些标本完整保留了扁核木的枝条、叶片、果实(和或花)结构,是植物分类学、生态学教学与研究的宝贵材料,也是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公众了解高寒山区植物的生存智慧与生态价值。科研人员通过对扁核木的生理特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功能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可为山区生态修复和经济价值提供重要支持。
四、结语
青刺果,虽不如名花异草那般艳丽夺目,却以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生态价值,在冰天雪地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绿色传奇。希望通过这期标本推送,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位“山区守护者”,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标本信息来源:植物智官网、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
链接:https://www.iplant.cn/info/%E6%89%81%E6%A0%B8%E6%9C%A8?t=b。
青刺果标本图片:
供稿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樊海霞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蓝桉路2号电话: 0871-65150418
Copyright(C)2017-202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备案号:滇ICP备14002083号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4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