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单位邮箱入口
科研成果

keyanchengguo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漾濞核桃院的青刺果种质资源研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发布时间:2025-07-15 发布人: 浏览次数: 73次

近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支持,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漾濞核桃院开展的青刺果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以及种植技术研究等保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青刺果这一特色高山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种质资源收集与调查成果显著

漾濞核桃院在青刺果种质资源调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目前已成功收集678条青刺果标本信息。这些标本信息涵盖不同省(市)青刺果的采集地、海拔和物候期等,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后,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青刺果的地理分布情况和生态适应性,为后续的种质资源研究和保护提供坚实基础。

二、种植应用技术深化与地方标准制定

在种植应用技术方面,漾濞核桃院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成功总结出青刺果种植技术体系。研究团队针对青刺果的生长特性、立地条件、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高了青刺果的种植成活率和产量,还为青刺果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漾濞核桃院开展了青刺果种植技术的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标准制定后可为青刺果的种植管理提供统一和规范的指导,有助于推动青刺果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青刺果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项目的支持,漾濞核桃院的青刺果种质资源保育工作不仅为青刺果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还为其他珍稀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项目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刺果种质资源保育工作的成功开展,是云南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未来,漾濞核桃院将继续深化青刺果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同时积极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青刺果种质资源保育工作的成功开展,不仅为青刺果这一特色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青刺果有望成为云南省生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1.jpg


图片-2.jpg


供稿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团队”樊海霞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蓝桉路2号电话: 0871-65150418
Copyright(C)2017-2023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备案号:滇ICP备14002083号icp.png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458号